闊張筋膜肌 | The Tensor Fascia Latae
闊筋膜張肌
闊筋膜張肌常又被簡稱為TFL(Tensor fascia latae)是復健治療師及相關健康從業者都相當關注的臀部肌肉。可能會在下肢、骨盆和脊柱相關疼痛及功能障礙中扮演著重要影響角色。然而對於此的研究並不算多,甚至離真正完整了解還有相當大的距離。此外在許多研究和相關討論中TFL的確切解剖結構也經常性被簡化以及常被稱為IT Band髂脛束 (iliotibial band /IT Band) 的解剖關係。
TFL是一條與IT Band具有複雜解剖結構的肌肉,發揮著許多功能作用—不僅可以幫助產生髖關節運動,還可以透過大腿闊筋膜和IT Band傳遞筋膜張力。因此,TFL不僅在單腿站立動作支撐方面起著關鍵作用,而且還可以限制由體重及地面反作用力共同作用下對股骨造成的拉應力,以及這些因素是如何在股骨上產生獨特的彎矩力。
圖1:TFL與IT Band相對位置
區域解剖
我們無法將TFL解剖結構孤立地進行討論,必須要將將IT Band加入討論行列。Pare等人於1981年的研究提出了迄今仍然是相當全面的解剖學及子宮切除手術(electomyographical study (EMG))。更早的相關研究是1958年由Kaplan提出的關於闊筋膜張肌和髂脛束的詳盡研究。有趣的是,Kaplan進一步地擴展了這個研究,將人類的TFL和IT Band與其他靈長類動物和哺乳動物進行比較,並發現人類是唯一具有明確IT Band的哺乳類動物。Gottschalk等人於1997年的研究增添了大量關於TFL和ITB的解剖結構和功能知識。在近代研究中Fairclough等人(2006)和 Feto等人(2002)透過大體及生物力學建模研究提供了TFL和其與ITB關係的進一步資訊。
TFL的中層縱向肌層(MLL)
對於TFL的普遍認知是源起於髂嵴(iliac crest)自髂前上棘(an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ASIS,位於縫匠起點的外側)開始,並沿髂嵴向後延伸約2至5公分,將兩骨併入髂嵴和與臀部筋膜的交合。Pare等人(1981)強調肌肉實際上有兩個不同功能及解剖學上不同的起點,分別為前內側(anteromedial/AM)和後外側(posterolateral/PM)起點。不過,常被提出討論的是肌肉最終沒入的位置。從現有的研究可以看出,肌肉在股骨上的終端位置及在IT Band上的筋膜終端,更具體一點來,會沒入大腿闊筋膜的中層縱向層(middle longitudinal layer /MLL)之上(可參考圖1)。
IT Band也被稱為Maissiat氏帶,被認為是連接髂骨和膝蓋的韌帶,負責保持身體在站立和運動中的平衡。經過許多的研究後發現IT Band的確切解剖結構及其與 TFL和臀肌的關係實際上相當複雜。大腿的闊筋膜有一個相當多面的層陣列,它們都相互連接。對TFL特別重要的是闊張筋膜的中間縱向層(MLL)。MLL是帶厚度的縱向結締組織,始於髂嵴並向下延伸且具有多個終端點。MLL與闊筋膜的內橫層大範圍重疊混合,終端直接連結於股骨。MLL還帶有向下延伸並於膝蓋周圍的表面纖維終端。
MLL包裹著TFL在髖部前方,因此這塊肌肉夾於淺深層MLL並有效地與髖部連接。且MLL還有與臀大肌表面纖維交會的纖維部分。這讓MLL部分連接到臀大肌及部分連接到TFL。在更進一步地去看,除了被MLL包裹著之外,TFL的兩端點的部分遠端肌纖維也在MLL上具有終端位置。TFL的前內端點纖維與 MLL交併沿著大腿向下延伸到外側髕骨支持帶上。因此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髕骨相對於股骨滑車溝位置。
然而,這些前內側端點纖維都沒有越過膝關節在脛骨小隆凸有終端位置,因此對於脛骨運動沒有影響;主要影響角色似乎是臀部。TFL後外側的部分纖維與臀大肌的部分淺表纖維一起沒入MLL且向下延伸末端至脛骨外側隆凸。由於確實地穿越過膝關節,因此可能在骨盆及下肢方面發揮穩定作用。
TFL的功能
前內側終端纖維(Anteromedial fibres /AM)
這個功能性端點的主要作用是在開放動力鍊運動當中屈曲髖部,例如在步態擺動階段髖屈。這已通過EMG和電流刺激實驗得到證實。後腳跟接觸地面時肌肉活動靜止,這表示TFL需要處於非活動狀態才能在站立時進行髖關節伸展。而在跑步加速階段最為活躍,這再次表示它的主要角色是作為身體髖屈肌。在純開放動力鍊動作中,前內側終端纖維在髖關節屈曲運動和外展運動中最為活躍。但如果TFL在髖關節外展外旋是無活動的,在為臀肌和其他髖外旋肌設計髖關節復健訓練時,這是必須要考慮的重要影響因素。
後外側終端纖維(Posterolateral fibres / PL)
這些纖維在步態站立階段最為活躍。這表示肌肉透過啟動其髖外展作用,在單腳站姿中做為主要的髖關節穩定器。值得注意的是在步行階段。臀大肌上部也很活躍。考量到後外側終端纖維也有連接來自於臀大肌的肌腱纖維,這表示後外側終端纖維和臀大肌上部進行協同作用來幫助身體控制站立時的骨盆穩定性。
闊張筋膜肌和臀大肌都透過對深層橫向、中層縱向肌、及肌間隔的連結點來發揮對臀部肌肉的影響。透過這個錯綜複雜的筋膜網有效地連結股骨,因此被認為是起點於骨盆終端於股骨的肌肉。在開放動力鍊運動當中,其後外側終端纖維在所有髖內旋運動和外展運動中都很活躍。但當髖關節在外旋時外展,其與前內側終端纖維相似,都會保持不活躍狀態。
TFL 作為”筋膜張力裝置”
TFL在運動過程中保持筋膜張力作用於大腿闊筋膜。Mike Benjamin於2009年提到大腿闊筋膜是一種複雜的筋膜平面排列,在大腿上具有不同厚度和成長。組織具有鬆散前層和後層,分別覆蓋股四頭肌和膕繩肌。如果沒有以某種方式的筋膜張力系統來維持筋膜覆膜,鬆散的前表層就很可能會在膝關節伸展運動期間”聚集”起來,而後層則是可能會在膝關節屈曲期間聚集。根據兩者的解剖學排列,在膝關節運動期間幫助保持這種筋膜張力的最可能肌肉會是TFL 前部和臀大肌後部。TFL會在膝伸時略為活躍,在膝伸期間逐漸向上收縮筋膜以防止捲曲和彎曲。而臀大肌也可以在膝關節屈曲運動時幫助保持筋膜張力。
股骨張力
IT Band最令人著迷的角色之一是在減少股骨外側的彎曲和張力方面作用。當我們處於單腿姿勢時,會產生較大的股骨外側拉力和股骨內側壓力,如果不加以控制,則會產生股骨內翻效應造成股骨拱起。1982 年Jacob和Huggler(1982)研究了IT Band的功能並得出結論,可以透過拉緊IT Band來達到股骨上內翻曲力的部分緩解。Rybicki等人(1972)發現通過增加 IT Band中的張力可以減少股骨上的橫向張力和內側壓力。其附著的肌肉組織如TFL 和臀大肌能進一步拉緊IT Band並減少股骨上的橫向張力。
TFL功能障礙
在研究文獻中幾乎沒有任何內容強調TFL在身體功能障礙出現時的作用,所有的理論和想法都是奠基於臨床推理及假設。關於TFL和功能障礙最值得注意之處是TFL在步態的站立階段引起髖關節內旋/屈曲的作用。抱怨下肢過度使用損傷或下背部/SIJ(Sacroiliac joint)疼痛的患者,在單腿功能性運動期間表現出誇張的髖關節屈曲/內旋位置是常見且可能已具有習慣性。表示在單腿站姿期間(骨盆的另一側降低)會表現出德倫台連堡氏病徵,且站姿臀部會呈現內旋及屈曲的位置。這種病理力學會在膝關節處產生外翻塌陷,這對於膝關節的Q腳有直接的機械性影響,隨著“Q 角”的增加,髕骨傾向於橫向拖動並壓縮股骨外側髁,這可能導致膝蓋的髕股關節疼痛。對於這些狀況最合理的解釋是TFL 通過啟動其外展作用來維持單腿姿勢的骨盆穩定性。不過假使不加以控制TFL 也將發揮其髖關節屈曲/內旋作用。我們應當透過臀大肌和其他髖外旋肌提供相等/反向的外旋/伸展作用來檢查這種屈曲/內旋。
Gottschalk 等人(1989)提出臀中肌和臀小肌是如何通過提供壓縮穩定能力來作用於髖關節。但這兩者幾乎是不能幫助維持穩定骨盆位置,這個角色是由TFL 和臀大肌來扮演。TFL在骨盆功能障礙中扮演著如此重大角色是由於其在影響骨盆和髖關節方面具有最大程度地機械優勢。TFL是臀部前端最前面的肌肉,也因此具有最大槓桿優勢來誘導髂骨進行屈曲或前傾。由身體正面看臀部位置,TFL同時也是臀部最外側肌肉。因此也具有影響髖關節外展的最大槓桿作用,這足以解釋這麼小的肌肉卻能產生如此大的影響。
參考文獻
-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1981. 63: 1457-1471
-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1958. 40: 817-832
- Journal of Anatomy. 1989. 166: 179-189
- J of Anatomy. 2006. 208; 309-316
- J Orthop Sci. 2002. 7:724–730
-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1981. 63: 1457-1471
-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1958. 40: 817-832
- Journal of Anatomy. 1989. 166: 179-189
-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1981. 63: 1457-1471
- J Orthop Sci. 2002. 7:724–730
-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1958. 40: 817-832
-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1958. 40: 817-832
- J Orthop Sci. 2002. 7:724–730
- J of Anatomy. 2006. 208; 309-316
- J of Anatomy. 2006. 208; 309-316
- J of Anatomy. 2006. 208; 309-316
- J of Anatomy. 2006. 208; 309-316
- J of Anatomy. 2006. 208; 309-316
-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1981. 63: 1457-1471
-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1981. 63: 1457-1471
文章參考出處: ruderockstrength.com
Add Commen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