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經絡 | Myofascial Meridians
肌筋膜經絡
近年來大眾對於筋膜系統相關話題越來越關注,不過這與我們過往較常聽到解剖學可能有所差異。重點在於承認筋膜存在不等同於否定傳統解剖學,筋膜學說更像是多了另一種視角與人體觀察的改變。
不過雖然有關於筋膜的研究著實令人感到興奮,因為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塑造身體損傷修復及運動表現的方式。但仍應該要知道的是人體與表現優化之間仍存在大量未知數,因此也無須一味地將其視為新聖杯。無論是我們該如何正確定義筋膜、其功能性為何或是筋膜如何幫助表現,這些都仍有待證實及更多討論。本文將介紹有關肌筋膜經絡的基礎,以及其如何影響訓練方式和人體運動,一起來看看。
什麼是肌筋膜經絡
肌筋膜經絡(Myofascial Meridians)是解剖學上的描述詞彙,被廣泛地定義為橫跨包覆身體的連續筋膜組織[1]。也有人使用其他詞彙如列車(Trains)、線(lines)或鍊條(chains)來取代經絡線一詞,無論是使用哪一詞彙,都是在描述其為連續延續組織帶。不過,也因為學派不同,因此對於筋膜帶解釋也有所差異。Anatomy Trains派系認為,人體解剖學當中共有12種可供識別的筋膜列車[2]。而Wilke等人(2016)的研究[3]則表示,他們針對Anatomy Trains派系提出的12條筋膜中抽選出6條,在研究中確認了6條中的3條。目前尚未有更多研究證明這當中的差異為何,不過有可能是因為解剖技術或是組織提取方式有所差異。
肌筋膜單位 myofascial unit(MFU)
肌筋膜單位被定義為身體的區域化隔間,一個筋膜單位其控制的相鄰肌肉纖維以單方向移動身體部分[4]。當然區塊中還包括了關節、軟組織、神經血管及連接組織[4],不過為了簡化起見就不加以提及。肌筋膜單位主要涉及主動肌-拮抗肌關係,以及協調肌間肌肉與結構的多向運動工作。有一說是指人體有78個可識別的MFU,且這些MFU可分成並組成14個身體部分,這些身體部分會在3個基本平面的6個方向進行移動。
肌筋膜經絡應被視為連續動力載體,代表著過往力量的通道以促進最有效力量傳輸及引導途徑。這些經絡代表慢性壓力線或臨界負荷向量,當經絡覆蓋在常見的日常生活和體育活動(如步行、身體扭轉和彎曲)中被啟動的特定解剖區域。筋膜和肌肉骨骼系統無法分離來看,一切都是協同工作以產生結果。
以棒球投擲動作為例,以筋膜鍊角度來看,可以看到一系列複雜的重心移動、重定向矢量以及整個身體的壓縮和張力之間的協調。
經絡及列車
隨著越深入筋膜系統,就會發現這似乎填補了解剖學不足空白之處。也能認識到人體解剖結構和運動的極端複雜性。我們可以在三基礎平面的觀察運動中看到身體、分段和整體,是不會以純粹的線性方式移動-旋轉和角度讓這一切變得完美。讓我們再次回到上面的投手動作且注意這之中發生的解剖關係,可以看到身體不是獨立組件,除了角度及位置,還要考慮動量是如何傳遞出去以及施加在某些關節上的巨大扭矩。雖然盂肱內/外旋轉率這樣的孤立部位確實對棒球投手具有重大意義,但如果將前/後經絡的動力學加入可能會對於比賽和運動動表現更具相關。
這個總體整合的術語其實就是所謂的生物張力。簡而言之,生物張力可以理解為整個身體的壓力及張力的複雜平衡[5]。這種平衡行為主要是由包覆身體的筋膜網絡承受,因此位置、速度或力量輸出的變化會改變局部筋膜室。也就是說這種力的分布雖然是由骨骼和肌肉產生的,但會由筋膜網絡來加以調節。
圖片來源@adaptable_polarity.
從生物張力整體角度而非三個主要平面來覺察身體的幫助在於,會讓觀察和分析運動的方式更加整體,而非只是將身體視為獨立部分的總合。這將有助於預防被侷限在單一節段或特定關節當中,且專注於了解該區域與身體其他部位的動力鍊關係。生物張力的觀點也會改變我們選擇運動和訓練參數的方式。廣義上來看,這已經演變為更加強調網絡的模式、更多的全向運動以及強調較少限制的開放鏈變化。
當然,這不表示我們就要完全捨棄以往的孤立部位訓練或基礎體能練習,不過當我們將筋膜概念考慮進去之後,這些的訓練重要性是值得再度考慮。我們必須要認知到,運動表現訓練的最終目標是要提高運動員的運動能力,並將受傷發生的可能性降低最低。所以我們不應該僅是為了要提升某向訓練動作數量而將其列為訓練優先事項,相反地,是要對於如何在與運動相關的各種位置、矢量及不同速度下改善力量輸出及耐受度進行研究。
總結
雖然本篇並非要我們全然地跳脫傳統解剖學及生物力學框架,但我們必須要了解過往對於人體解剖的知識都是來自於大體解剖研究過程。在研究過程會涉及對大體進行防腐處理並使用化學物質來保存大體已進行研究試驗及調查。這些防腐處理及化學物質讓大體與正常個體出現差異,也就是筋膜組織的侵蝕,多數大體研究中所使用的人體都未能有完整的筋膜組織,身體組織也都已經經歷過脫水及排除大量血液,這些都讓大體研究與現實生物結構有所差異。也就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筋膜學本質上只是填補了嚴謹的傳統解剖學框界所不足之處。
文中研究文獻
1. Findley, T.; Chaudry, H.; Stecco, A.; and Roman, M. “Fascia research: A narrative review.” J Bodywork & Mvmt Thera. 2012;16, 67-75.
2. Myers, T. Anatomy Trains: Myofascial meridians for manual and movement therapists. 2ND ed. Churchill Livingstone, Edinburgh, 2009.
3. Wilke, J.; Krause, F.; Vogt, L.; and Banzer, W. “What is evidence-based about myofascial chains: a systematic review.” Arch Phys Med & Rehab. 2016;97:454-461.
4. Maas, H.; Sandercock, TG. “Force transmission between synergistic skeletal muscles through connective tissue linkages.” J Biomed and Biotech. 2010.
5. Scarr, G. Biotensegrity: The structural basis of life. United Kingdom, Handspring Publishers, 2014.
6. Adstrum, S. Nicholson, H., 2019. A history of fascia. Clinical Anatomy, 23(7):862-870.
7. Krause, F. Wilke, J. Vogt, L. Banzer, W., 2016. Intermuscular force transmission along myofascial chains: a systematic review. J Anat., 228:910-918.
8. Wilke, J. Krause, F. Vogt, L. Banzer, W., 2016. What is evidence-based about myofascial chains: a systematic review. Arch Phys Med & Rehab, 97:454-461.
9. Myers, T. Anatomy Trains: Myofascial meridians for manual and movement therapists- 2ND ed. Churchill Livingstone, Edinburgh, 2009.
文章參考出處: simplifaster.com
Add Commen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